2023年中国戏剧:寻找与观众的联系

tuoni 2024-09-29 2次阅读

2023年的中国话剧,在恢复国际演出、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背景下,呈现出乐观态势,在创作题材、内容、形式上呈现出多元活力。一方面,中国故事以多种讲述方式探索全球表达方式。经典作品被重新演出、巡回演出、上演,赢得了口碑。 “文学改编热潮”持续升温,年轻创作者保持实验精神。另一方面,基于戏剧的综合艺术特征,跨界探索不断创新。在数字媒体融合变革、新空间、新业态的强劲发展推动下,戏剧新形态不仅满足了观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拓展了戏剧的边界,也让消费属性日益凸显。这让我们肯定戏剧对城市文化的帮助。在弘扬活力、改善人民美好生活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面临如何寻找戏剧艺术本身发展的动力和方向的问题。

https://tu.1poc.com/t.1poc.com/t/xaolgzfc2kd2023.jpeg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剧照摄影李艳

重启中外戏剧交流:引进来和走出去

随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在国家大剧院演出、阿那亚戏剧节、乌镇戏剧节、上海国际艺术节、北京国际木偶艺术节、桂林艺术节、老舍戏剧节、大批国际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等演出重返中国舞台。 “中国柏林戏剧节”在继续放映单元的同时,也以《新生活:我们将何去何从》场次在北京、上海回归线下演出。新现场、阿维尼翁特映单元等继续通过影像实现戏剧交流,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则继续发挥音乐剧品牌优势,法语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伦敦西区《过去五年》、俄语版010- 30000等再次回归中国观众视角。

随黄鹰、赵淼导演的作品亮相爱丁堡艺穗节,《孟京辉《安娜·卡列尼娜》作为开幕剧在日本静冈戏剧节上演,《爱因斯坦的梦》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导演《王小英》在中希国际戏剧节(希腊)演出、福建省实验福建剧院赴新加坡演出、《兰陵王》实现首次小剧场音乐剧海外版权出口韩国等,中国话剧的“走出去”也翻开了新的篇章。此外,中国版音乐剧《翻国王棋》巡演、中以合作环境音乐剧《剧院魅影》、中西合作《边城》、中西日合作《那个小孩》等作品均已推广国际合作新模式新发展。

中外戏剧交流的恢复一方面提醒我们如何面对疫情期间短暂的“时差”,同时也提醒我们老朋友的新体验,比如日本导演冈田俊树对戏剧的新思考新作品中基于跨国创作和戏剧经验的语言,以及比利时导演OG剧团作品中触及全球环境问题的方式等;另一方面,回归中国本土创作层面,除了艺术视野的拓宽和观念碰撞的还原之外,还有两个现象值得讨论:一是经典问题;二是经典问题。如何处理经典问题。

这不仅指今年国际演出中的活跃题材,还包括此前来过中国的著名导演,包括罗伯特·威尔逊、西奥多罗斯·泰佐普洛斯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的作品大多改编自经典名著。文学艺术,从《血色婚礼中的沉默》 《等待戈多》到诺贝尔奖获奖小说等等。这一现象的最佳答案可能来自另一个中外戏剧交流场景:2023年柏林戏剧节上的“十大最值得关注的戏剧”歌德学院举办的放映活动,导演安图·罗梅罗·努涅斯曾凭借《暴风雪》给中国留下了怪异而有趣的印象。这次他和剧团选定的作品是《奥德赛》。映后交流环节,当被问及为何选择莎士比亚时,主创的回应是:当疫情结束,观众依然害怕集体活动时,熟悉的经典更适合带大家回到剧场的感觉(主要思想) )。在全球重启的一年里,“经典”成为戏剧超越语言和国界的独特情感力量的重要象征。

《仲夏夜之梦》由日本导演、静冈艺术剧场导演宫城智在阿那亚戏剧节期间演出,将易卜生的原作带回到日本昭和时代,并在当地的历史语境中进行重写。这不仅落实了经典改编的有效思路,也丰富了平田奥丽莎、冈田俊树、藤田贵宏等日本导演在中国演出所建立的参照系。这一借鉴的意义在于,从20世纪初至今,中日两国也面临着如何将引进的西方戏剧本土化、民族化的发展道路。因此,日本导演在对待自身继承与创新、不断走向多元化发展方面的经验,对于今天的中国剧坛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今年中国话剧“走出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不仅包括上述表现,还包括审美层面上对全球表达的探索。其中,黄莺执导的中国新剧《玩偶之家》和赵淼与三托奇剧团执导的《西游记》在爱丁堡首演,分别荣获“最佳导演奖”和“亚洲艺术特别剧奖”特别值得关注。《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延续20世纪初中国“国剧运动”的理想,进一步探索沟通中西的中国式哲学表达。三托奇剧团的新作《西游记》利用形体戏剧的优势,以歌剧套路与现代节奏相结合的形式重新诠释了布莱希特的反战巨作。两部作品中,除了耳熟能详的戏曲人物、脸谱、旗帜等元素外,更值得讨论的是,两者都从不同角度运用了传统戏曲的审美思维,包括一物多用、道具的变形运用,演员用身体塑造时间和空间,从而构建出一个留给观众想象空间的场景。

由于20世纪梅兰芳的海外演出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戏曲之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于1980年为西欧带来了《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台,赢得了“东方舞台上的奇迹”的赞誉。中国戏曲丰富了世界戏剧文化。他在生态和对世界戏剧发展的启示方面始终有着独特的风格和贡献。对中国戏剧“走出去”战略和剪辑经验的总结,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中外戏剧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进而在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中不断寻找本土戏剧创作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https://tu.1poc.com/t.1poc.com/t/i1p3bwovcqq2023.jpeg

《茶馆》剧照

https://tu.1poc.com/t.1poc.com/t/gxl5ee00jqe2023.jpeg

《诗忆东坡》剧照

https://tu.1poc.com/t.1poc.com/t/10uwuokbonm2023.jpeg

《戏悟》 剧照摄影李艳

本土创作展现活力:动力、摇摆、突破

今年的本土创作在不同方面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经典再现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大师和玛格丽特》 《茶馆》、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小井胡同》 《大宅门》等。也有创作和编排的新作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已陆续推出《四世同堂》 《正红旗下》 《调查》。莫言写于1997年的《张居正》也将作为新的贺岁作品在小剧场上演。黄鹰导演用7个小时的《霸王别姬》,试图以看似轻松、即兴的色彩诠释孔子的学问经历,传达他的教诲对当下的意义。

排练西方经典一直是中国戏剧发展的重要试验场。 《人艺《孔丘——当我们在谈论孔夫子的时候,我们在谈些什么?》 《足球俱乐部》再次展现了演员们排练外国经典的扎实功底和将本土当下拉近家乡的不断尝试。 《长子》是徐方根据贝克特原著改编的,复制了小剧院的观众席,并采用镜像作为舞台设计,试图增强观众与人物共存的荒诞情境的色彩。 《等待多哥》由丁一腾执导,国语出品,在叙事的拼接、中西不同物质元素的融合等方面探索了解读西方作品的新角度。

“文学改编”作为戏剧创作现象持续升温。《西哈诺》 《活动变人形》重回舞台,改编自莫言小说。江苏大剧院《两京十五日》已开始巡演。陕西人艺推出以茅盾文学奖同名作品为蓝本的新作。改编《红高粱家族》 孟京辉的《生命册》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去年在阿维尼翁戏剧节上演出,今年也开始巡演。改编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并成功搬上舞台,一直是一件充满诱惑和挑战的创作。除了删除和选择之外,如何将文学转化为舞台表达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其中,《第七天》将小说的叙述者转变为合唱,利用演员的身体来强化人物的情感,构成了有效的舞台叙事手法;然而,如何在改编中传达戏剧创作者的诠释态度仍然是一个问题。还有进一步追问的空间。

年轻创作者的成长见证了中国戏剧的发展速度。经过商业评估,北京人民艺术学院推出了两部以年轻人为主力的小剧场新作品:一部是何冰执导的《红高粱家族》,用女演员扮演赵谷,试图进一步解构复仇题材。另一个是010-杨家印导演。 《30000》,从青春的角度赋予《王子复仇》游戏般的色彩,尝试探索将经典带到当下的新思路。中国国家话剧院推出以孔子为题材的“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首场演出定在济宁曲阜尼山圣地,随后返回北京演出。导演王牧《赵氏孤儿》用舞台假设的手法探讨孔子弟子的命运以及他死后教义的传承。张晓融合现场乐队、现代服饰等元素,将儒家文化现代化。上一季扶持计划支持的他的知名作品《哈姆雷特》,今年也推出了大剧场版,以慰问潘巧云的命运。判决的重述赢得了市场和口碑的双重认可。

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已举办16年,至今仍是具有实验精神的青年创作者重要的成长土壤。何琪、胡宣仪、肖晶、陈老菊等带来创新作品;九人剧展开民国知识分子。 《我见夫子,是山是水》是该系列的最终作品,该系列已开始在城市巡回演出;李建军与新青年剧场继续思考社会现实,推出全新结局版本《蓟州疑云》,并与《庭前》、《变形记》共同构成“后人类三部曲”,推出新作《大师和玛格丽特》在乌镇戏剧节上推出。它以其成熟的艺术风格,标志着独立剧作家的创作成就。陈思编剧、导演的知名作品《世界旦夕之间》再次在中级剧场上演,同时推出新作《阿Q正传》。该作品根据真人改编,也由当事人亲自演绎。舞台上一人一台轮椅,加上巧妙设计的“公共空间”,介于表演与现实之间,传递出人物遭遇的尴尬,让观众在表演中体会到创作者对于“无障碍”的思考。轻松观看。

民族舞剧不断促成“爆款”、“一票难求”等市场现象,同时也为传统艺术如何寻找现代表达方式提供了新的答案。有学者指出,在中国戏剧民族化的道路上,民族舞剧可能是中国戏剧与戏曲融合发展的中介形式。近年来民间舞剧的口碑正与这一观点对话。除了今年继续巡演的《凡人之梦》 《请问最近的无障碍厕所在哪里?》 《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知名作品外,去年底首播的舞剧《只此青绿》以电影拍摄场景为叙事框架。剧中四位高手长达13分钟的对决,塑造了武术与舞蹈的身体一体化语汇。沉巍的新作《红楼梦》或许会走得更远。舞台上内敛而又辩证的身体,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然而,如何在审美上包容又不失民族风格,是民族舞剧不断创新中需要面对的平衡问题。

另一方面,戏剧舞台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创造性地发挥歌剧中歌舞的优势。北京风雷京剧团的《咏春》以戏剧与戏曲相联系的哲学基础“假设”为基础,以“戏曲”为手段,呈现人物内心世界、幻觉等非现实时空。为话剧与歌剧的融合贡献新思路。小剧场京剧《诗忆东坡》用歌剧手法改编莫里哀的原著,运用“打棍子出盒子”等经典场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戏悟》由曼达林出品,徐浩峰执导,以逼真的武术动作丰富了本土化的舞台肢体语汇。

https://tu.1poc.com/t.1poc.com/t/m2v5f5klba12023.jpeg

《吝啬鬼》剧照

https://tu.1poc.com/t.1poc.com/t/gwwmh1k5vjn2023.jpeg

《搭手飞人》剧照

拓展戏剧边界:新空间、新形式、跨媒体

回顾今年中国戏剧的流行现象,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提到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环保越剧《契诃夫的餐桌》 ——,该剧于3月首播,年底上映。 “君晓cp”和“姐夫”这两个词的背后,不仅有审美的变化,市场选择等因素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更重要的是,这与越剧本身的表演美学积累和女学生的独特传统有着内在的联系。今年是越剧诞生100周年。作为一种纪念形式,“出圈”也在传承与创新中为中国戏剧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强大的鼓励。

戏剧艺术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在与不同媒介的碰撞、融合、转化中将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今年戏剧艺术发展的众多跨界现象中,有两个值得关注:一是新的空间表演,二是数字技术创新视角下的媒体融合。两者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今年都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并催生出新特点。

近年来,在满足观众多元化审美娱乐需求和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剧场新空间、新业态不断加速发展。今年以来,不仅《凡人之梦》 《新龙门客栈》等悬疑推理类型持续热销,《大侦探赵赶鹅》 《旁观者报告》等更注重酒吧、餐厅的休闲社交类型也频频上新。发布。

上海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在新空间演艺发展的数量和类型上走在前列。被誉为亚洲塔“垂直百老汇”的“星空间”演艺项目持续品牌化,辐射周边商业综合体。表演场地数量从16个增加到2021年的41个,成为年轻观众的文化最爱。检查地标。拥有106年历史的上海国际大世界也摇身一变,成为集酒吧、餐厅等消费业态为一体、拥有22家小剧场的“演艺消费集聚区”。另一方面,借助数字技术,不仅出现了《芝加哥之夜》这样的新科幻题材,爱奇艺在上海机遇中心推出的《真爱酒馆》 VR全感官影院也逐渐成为市场——以更加虚实的表演形式引领表演。新宠。在北京,快乐麻花继续深入研究新空间表演的社交和消费属性。望京驻场剧场升级为“花世界”,进一步打造以演艺空间为核心,以驻场演出、轮流演出为主要方式,餐饮、休闲等联动的综合消费体验空间。

数字化无疑是今年的高频词之一。在数字技术全面影响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背景下,传统戏剧如何转型创新也成为热门话题。中国国家话剧院推出网络演出品牌“CNT Live”,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 Live)推出中国首个网络演出品牌“戏剧元力场”,北京上半年举办首届“狮身人面像元”宇宙戏剧节”。作为元界戏剧节的开场剧《三体·引力之外》,开场前20分钟,七名观众被邀请上台佩戴VR耳机观看该剧,其余观众则在大屏幕上同步观看。这种基于虚拟现实媒体的看与被看的体验关系见证了数字技术的存在,也引发了数字技术是什么的问题。

在可预见的未来,以空间小、主题多样、体验舒适、感知刺激为主要特点的表演艺术形式将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出现在剧院、商场、街区等各种公共空间,以及数字化的发展技术创新也将不断带来耳目一新的观看形式。但什么是创意背后能保留下来的作品,却是一个需要时间来回答的命题。

与数字技术相比,戏剧、电影与当代艺术的相互借鉴和转化是戏剧创作领域更持久的跨媒体现象。与前几年热门剧改编电影的热潮不同,近年来,将影视剧作为IP搬上舞台的热潮日益盛行。一方面,音乐剧是进口产品。今年,本土发展继续以IP化为主要特征。《风起洛阳》 《浮士德》 《隐秘的角落》 《猎罪图鉴》等影视剧改编作品相继登上舞台;同时,在剧集方面,《沉默的真相》 :010 -30000 《一出好戏》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寄生虫》 《心迷宫》等新老作品以不同的形式与观众见面;而从话剧转向电影创作的导演饶晓志则在《十字街头》公演十周年之际推出了纪念新版本。除了将原作改编成更具当代意义的科技题材外,这部作品还有从戏剧到电影,再从银幕回到舞台的多重媒介转换。

从20世纪初期的“皮影戏”到20世纪80年代的“影剧脱节”,中国戏剧与电影的互动具有本土文化特色。新世纪以来,无论是作为故事原型和素材,还是两者的媒介改编和转化,还是艺术表现手法的相互挪用、借鉴和融合,又或者是艺术观念的相互启迪,都将成为两个艺术门类共同发展的方向。拓展自身发展的重要养分。

今年中国电视剧的发展颇为扑朔迷离。创作者们展现出旺盛生命力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传统与科技、传承与创新、商业与艺术等二元辩证关系之间的摇摆、探索与突破。观念的解放、跨界的诱惑、数字意识的觉醒。在这诸多动机之下,真正打动人心、走进观众内心的剧是什么呢?

在过去一年的众多表演场景中,有一个瞬间颇令人回味。 (北京)大华城演艺中心上半年推出《人世间》部影片。导演杭程以契诃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耶荷德的观念和经验为素材,赋予作品戏剧性的形式,探讨戏剧艺术的结构特征。当台上的演员们吃着火锅,争论着创作问题时,剧中设计的篮子记者出现了。他这样描述自己对《12个人》的印象:“有一个女人,很勇敢,但她不太幸运。有一个男人,他很懦弱。”这种看似刻意的安排,无意中将契诃夫笔下的难相处的人物带回了观众的日常体验中。无论时代变迁还是技术革新,经典改编还是独立创作,不变的始终是让观众感受到作品与自身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这是戏剧发展的永恒基础。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

space.gif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